邳州现代中医医院官方网站欢迎您!

医院新闻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医院新闻-健康教育
医院动态 重大新闻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
健康教育处方
发布时间:2024/1/26 16:53:18      点击次数:230

家里老人有这 4 种病的,冬天要格外小心

原创 腾讯医典

 

已经有研究证明:寒冷季节对老年人死亡率影响更大,尤其是在12月和2月。

冬天,为什么对老人这么危险?

因为冷会刺激诱发或加重一些基础性疾病(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),让人防不胜防。

尤其家里老人有着这四种疾病的,要格外小心。

 

老人有这 4 种病,要格外小心

 

1.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

气温突然下降会引发系列的反应,比如: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、心肌耗氧量增加,还会加重心脏血管痉挛、冠脉斑块容易破裂,更易导致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

老人有这些表现要当心:

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梗发作时,会有一些典型症状,如:胸口痛、发闷。有的人可能只有胸闷或胸痛、呼吸困难。

一般疼痛范围有一个巴掌大小,但有的人可能表现为整个胸部,甚至肩膀、左臂、脖子、牙齿等部位的不适。

此外,还可能会有烦躁不安、大汗淋漓、头晕、极度恐惧等症状。

另外,冬季也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期[1],而高血压是主要诱因。这个病是急症,一旦胸背或腹部突然出现撕裂样剧痛,要及时送去医院急诊科就诊。

 

2.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

脑梗死,又叫中风/卒中,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(出血性的俗称“脑溢血”)

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。

冬季气温下降,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脑供血不足,从而诱发脑梗。

另外,动脉粥样硬化和房颤也是“幕后推手”。

老人有这些表现要当心:

脑梗发作时,典型症状是:

(1)头晕目眩,走路不平衡易摔倒;

       (2)头痛剧烈或持续头痛;

       (3) 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,有的为舌麻、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;

(4)突然意识模糊,言语困难;

(5)突然看不清东西,视力模糊等。

 

3.下肢静脉血栓

冬天外面冷,很多老人不爱出门,呆在家里看电视、打麻将、或者躺着,一坐一躺就是一天。

这容易下肢血液回流受阻,导致血液淤滞;加上老年人肌张力降低,冬天血液循环变缓等原因,容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[7]

有的下肢静脉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卡在肺动脉,导致严重的肺栓塞,风险性不亚于心梗。

老人有这些表现要当心:

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时,通常患病的腿会肿胀疼痛,皮肤淤青、发紫,严重的话会伴有下肢慢性溃疡。

 

4.哮喘、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

还包括: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流感和肺炎等。

冬季一些地区经常会有雾霾天气,粉尘飘浮,易诱发呼吸道过敏性疾病;

另外,冬天低温干燥,细菌病毒尤其喜欢这种环境,呼吸道传染病更容易传播[8]

还有研究表明,低温干燥的环境可以增加流感和肺炎的死亡率[9]

老人有这些表现要当心:

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不同症状,不过也有相似的地方,比如: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促、胸闷和咳嗽、咳痰等症状。

 

12招守护老人

 

1.生活方面

(1)加衣服保暖(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)

(2)家里定期开窗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;(老人如果有呼吸系统疾病,可以给他们买台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。)

(3)不要老在家里坐着、躺着。天气好的时候,最好出去散散步,或者打打太极拳,做点舒缓的运动。

天气不好在家预防血栓只需要一个小动作:踝泵练习。具体的方法是双膝自然伸展,用尽全力勾脚,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,反复进行。

(4)虽然适量运动好,不过上午6点到中午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时段[10-11],有这类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早上出去晨练;

(5)不要干重活;

(6)心血管疾病患者排便时不要太过用力;

(7)如果是过敏体质或哮喘的高危人群,最好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
2. 用药方面

(8)听医生的话,按时按量服药,一定不要自己停药或减少剂量;

(9)如果是高血压患者,要按时监测血压(每日早上、晚上测量血压,每次测量应在坐下休息5分钟后,测 2-3 次,间隔1分钟)

3. 饮食方面

(10)最好戒烟戒酒;

(11)每类食物都吃点,保障营养均衡;

(12)别吃太咸的食物。

这个冬天,希望全天下所有老人都能平安健康。

 


上一条:高脂血症健康教育处方
下一条:健康教育处方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